2024年,振兴国际智库在杭州调研时,感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界都存在明显的焦虑:在电商潮、直播潮开始衰退后,杭州下一个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增长点在哪里?大家都在反思和期待。2025年初,杭州科技界迎来历史性时刻:通用人工智能公司DeepSeek横空出世,与游戏科学、宇树科技等企业共同组成“杭州六小龙”。这一现象不仅为杭州破解“后阿里时代”的产业焦虑提供了答案,更揭示了城市创新发展的核心逻辑——创新无法被计划,但创新生态可以被培育。这一案例对城市管理者如何构建可持续的创新动力机制具有深刻启示。
01警惕“产业规划陷阱”:承认创新的不可预测性
哈耶克曾指出,人类认知的有限性决定了中央计划无法穷尽市场中的分散知识。杭州“六小龙”的崛起恰恰印证了这一理论:DeepSeek的人工智能突破、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商业化路径、游戏科学的元宇宙原生IP,均非政府产业规划的结果,而是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试错迭代的产物。蛇年春节春晚,宇树科技凭借着“会扭秧歌的机器人”而进入全国观众的视野,多个相关词条冲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关注。
启示1:摒弃“选定赛道-集中投资-政策倾斜”的传统路径。杭州市此前并未将通用AI或脑机接口列入“十四五”重点产业目录,但市场自发的技术突破反而开辟了新赛道。警惕资源错配风险。某中部城市曾投入百亿打造“元宇宙产业园”,但因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导致企业创新动力扭曲,与杭州形成鲜明对比。
02重构政企关系:从“主导者”到“环境建筑师”
深圳的华为、杭州的阿里等企业成长史表明,市场化竞争才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杭州政府近年来推行的“三不原则”(不设技术路线限制、不指定龙头企业、不干预市场竞争),实质是通过“制度性减负”释放微观主体活力。
启示2:建立“竞争中性”政策框架。例如杭州市民中心推出的“创新沙盒监管”,允许企业在限定场景内突破现行法规进行技术测试。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杭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突破千亿,证明营商环境的优化比直接补贴更能激发创新。
03人才生态的“非线性效应”:从“抢人”到“养人”
DeepSeek创始团队中既有斯坦福海归,也有来自本土高校的博士,这种多元人才结构折射出杭州人才生态的独特性:人才集聚不是政策优惠的算术叠加,而是创新网络的自组织过程。DeepSeek能有如此成就离不开背后强大的研发团队,他们的平均年龄仅28岁。据不完全统计,其中20位来自北京大学、9位来自清华大学,此外还有来自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
启示3:构建“人才共生网络”。杭州未来科技城通过“校友创业圈”“技术极客社区”等非正式组织,促成科学家、工程师、投资者的高频互动。警惕“学历通胀”误区。某新一线城市将人才补贴与学历直接挂钩,导致大量“纸面人才”涌入却难以形成有效创新产出,反观杭州更注重人才与产业需求的动态匹配。
04创新生态的“热带雨林法则”:容忍失败与长期主义
硅谷研究发现,每1家独角兽企业的诞生需要以500家初创企业的死亡为代价。杭州“六小龙”背后是超过2000家科技初创企业的试错积累,政府通过设立“创新失败补偿基金”、建立创业者心理援助体系等方式,降低了创新试错的社会成本。
启示4:建立容错机制。杭州滨江区对研发投入连续亏损企业给予税收抵扣延期政策,避免创新活动被短期财务指标束缚。培育耐心资本。引导国有资本参与设立“10+2”超长期创投基金(10年投资期+2年退出期),与科技创新的长周期规律相匹配。
05结论:回归城市创新的本质逻辑
DeepSeek现象的本质,是杭州在过去十年间构建的“市场化基因+人才密度+制度弹性”生态系统的必然产物。对城市管理者而言,需深刻认识到:
创新是涌现而非设计的结果,政府的核心职能在于消除阻碍创新的制度摩擦;
人才不是生产要素而是生态节点,需通过知识流动网络激发创新化学反应;
营商环境竞争力正在从“成本洼地”转向“制度高地”,法治化、国际化、包容性成为新标尺。
杭州未来科技城在技术革命加速迭代的今天,城市竞争已进入“生态制胜”时代。唯有尊重市场规律、敬畏创新规律,才能培育出更多“DeepSeek式”的颠覆性力量。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杭州市统计局《2025年科技创新白皮书》、中国科协《长三角创新生态指数报告(2025)》,案例素材经企业实地调研核实。
About us
北京志起未来咨询集团,立足于双循环格局,致力于商业化应用场景,打造现象级品牌。主要聚焦三大客户领域:
第一,新国潮新消费领域:以“让每一个品牌成为国潮,让每一个产品成为战略新品”为服务宗旨,提供战略规划、模式创新、场景应用、战略新品、现象级品牌打造、政企关系合作与投资等服务;
第二,高科技高成长产业领域:长期跟踪研究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高潜力、高创新、高增长企业群体,每年发布的《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等系列成果获得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第三,乡村振兴及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领域:关注乡村振兴,为中国农业、农村建设导入战略、模式、策略、路径、资源等创新要素。
二十年来,在创始人李志起教授(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的带领下,志起未来咨询团队帮助客户全面提升战略竞争力,并最终体现在客户行业地位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和经济效益提升等诸多方面,志起未来部分客户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标杆企业。
成立
家中外企业>合作伙伴
款全新产品>全案策划
全新上市公司>业绩之王